#最新募集結果
感謝各位關心弱勢長輩的朋友一同參與食物募集!2024/4/11~2024/5/27募集結果:>>可提供 320 戶愛心粽!
※閱讀 端午募集結果及配送內容
#2024/6/18募集物資配送&關懷紀錄
端午節前的一週,全台都壟罩在雨勢中。不過雙福的志工們正在不辭辛勞的奔走,希望在端午節前將各位的愛心,交到各位長輩的手中!2024年端午募集共募得了320戶的愛心粽,其中126戶為企業的愛心捐贈,194戶是會員您的愛心。雙福的志工們今年在桃園、新竹、苗栗、雲林、高雄等地,共發送了1600顆粽子到各位弱勢長者的家中!被照護者本身也是照顧者,生活艱困需要社工的長期協助
陳婆婆(已化名)自己有糖尿病及早期失智症狀,且因過去務農時常扛重物,脊椎肩膀承受太多重量導致駝背嚴重。陳婆婆的先生在過世之前因失智需臥床,這十年間皆由陳婆婆照顧著;即便丈夫後來過世,陳婆婆還必須照顧自己身障的40多歲的女兒。陳婆婆的女兒從小因手術失敗導致身體殘障、下半身無法動彈,生活起居都要由他人照護,陳婆婆每日要協助女兒上下床、定期更換尿布、送餐。而日常物資則都仰賴社工協助,透過社會的公益資源來幫忙他們一家度過每一天。

陳婆婆與女兒開心的收到社工送達<直接跟農夫買>募得的端午粽
生活雖然艱苦,有雙福的社工支持才能有勇氣走下去
去年九月陳婆婆開始有失智現象,出門常找不到路回家。社工告訴我們:「陳婆婆現在是用意志力在撐著!」雖然生活的壓力重擔不小,但藉由志工的介紹,110年開始陳婆婆參與雙福的健康管理計畫,希望能有效控制他的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。這項計畫除了讓陳婆婆的糖尿病能有效的控制,藉由每次社工的來訪探視,讓他在低潮的時候有人可依靠,協助讓陳婆婆回到正常的生活。陳婆婆雖然是照護者卻也是被照護者,在蠟燭兩頭燒這樣的巨大壓力下,社工每次來訪的關心與探望,每每都讓他心裡的重擔能暫時稍稍卸下。陳婆婆說,我們送的是今天他收到的第一包粽子!在重要節日能夠收到一些心意對他來說感受很深。有我們的愛心送暖,讓弱勢者們不再是這個社會的透明人,社工的關懷有時比家人還要關心他們!
社工的定期來訪,讓身心壓力大的萬婆婆能有暫時的陪伴和支持
住在桃園山區的萬婆婆是社區內很會照顧人的大姐,社區裡的人都跟他相當熟識。他總是擔任社區志工、也很愛跟社區的人交流。已經70多歲的他,因經歷了喪子之痛,社區鄰居們很是擔心他的身心狀況。三年多前雙福的社工到社區探視時,經由鄰居的介紹了解到萬婆婆的狀況,讓他也加入了雙福照護的行列。萬婆婆平時獨居,幾個月前已50多歲、患有智能障礙的女兒被社福機構送了回來,需要萬婆婆的照顧。女兒平時在家裡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行為,有時會無預警地衝出家門,常讓萬婆婆疲於奔命。70多歲的他除了面對自己的身心狀況,還得照護智能障礙者,對體力及心力上都是很大的挑戰!
萬婆婆本身有多種慢性病,目前最棘手的新陳代謝不佳導致身體過於肥胖,需要飲食上面的控制。積極樂觀的她,經由社工的介紹加入了雙福的「飲食健康計畫」,希望能夠有效控制他的新陳代謝疾病。雙福社工除了提供給萬婆婆相當多的衛教知識,也給予他很多的精神支持。年輕時,萬婆婆身為長男的媳婦,很多困難都要自己扛,也養成將壓力悶在心理的習慣。自從雙福社工定期的探視,外表看似豁達的萬婆婆,卻是非常期待社工的訪視、渴望能與社工聊聊。或許社工的探訪讓他感到自己也是有人理解、有人關心的,進而分攤了他心中的壓力。
社工端午送愛心,滿滿的心意萬婆婆都有感受到
這次的端午關懷,社工的到訪不只萬婆婆開心、她的女兒了也相當興奮!社工到府時,女兒因為難得有訪客,興奮的到處跑跳,萬婆婆花了好大的力氣才讓他冷靜下來。志工笑著說:「之前去訪視的時候常不知道怎麼跟萬婆婆的女兒相處,常看著不受控的女兒手足無措。後來漸漸地知道怎麼跟他對話,這次到訪女兒笑得好開心!」萬婆婆表示:「很開心有人來關心我們,送粽子是送一個關心,這包粽子讓我們感到溫暖。不管好不好吃,人在低潮時心意最重要!」
社工探訪贈送端午粽,萬婆婆與女兒開心的與社工聊天
**感謝所有捐贈的民眾及單位,因為有你們的愛心,讓他們的端午更加溫暖!
*如果您對弱勢糧食募集計畫有興趣,歡迎延續您的愛心,加入我們的 【永不飢】計畫,以每月小額捐款的方式,讓這些長輩可以餐餐溫飽,讓這個社會充滿更多溫暖。

#2023/6/16募集物資配送&關懷紀錄
端午節前的週五,氣溫恰如端午正陽之氣般的炎熱,<直接跟農夫買>向會員募集了797戶的愛心粽,加上企業也同步捐贈的110戶,總共募得907戶愛心粽,準備發送給雙福基金會的弱勢長輩們。今年是第二年和雙福基金會合作端午募集,我們同樣以800戶為目標,將募集的成果分送給位在桃園、花蓮、台東的弱勢家庭及長輩,希望藉著端午愛心粽的配送,讓長輩及弱勢家庭能感受到不同的過節氣氛。募集超額的部分,我們會在確認雙福基金會的需求後,將多餘的金額轉為日常物資募集使用。
經濟及照顧壓力,是長輩生活的兩頭重擔
年近80歲的葉伯伯,居住在桃園區的社會住宅裡,因為和長期重病的妻子住在一起,負擔主要照顧者的責任,每個月僅靠著兩老的低收補助過生活,基本上都拿去繳租金和管理費了。去年葉伯伯的妻子離開人世之後,雖然照顧的擔子輕了,但是少了一半的補助卻讓經濟壓力增加不少。我們探訪時好奇詢問社工督導范智婷,長輩為何不想要換租屋處?智婷表示主要都還是要看長輩自身的意願,他們也只能建議。而葉伯伯表示去年才重新簽約三年,目前也都是靠著其他親友的協助才能勉強餬口。
葉伯伯雖然住在社宅裡,但房租壓力卻非常大
獨居長輩需要可以傾訴聊天的對象
走進邱伯伯的家裡,就被掛在牆上滿滿的明星照片吸引,邱伯伯看到我們就熱情地招呼著,一邊從冰箱拿出汽水來跟我們分享,非常健談的他從以前當兵的事情聊到他最喜歡的小說,椅子旁邊疊滿了他的古文經典,《古文觀止》、《聊齋誌異》、《論語》等他每一部都看過,他感嘆的說:「以前人說當死的時候,是留書給子孫,不是金銀財寶,書中教你如何做人,如何賺錢,書比較重要。」其實邱伯伯的狀況並不像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這麼好,雖然房子是自己的,身體看起來也沒有什麼重大的病痛,但每個月只靠不到5000元的國民年金生活,餐食都是有一頓沒一頓的,子女跟邱伯伯關係也不是很好,所以成為了雙福基金會服務的對象。
非常健談的邱伯伯飽讀詩書,很想和人聊天
另一個居住在社區大樓內的陳伯伯個性就比較內向,我們比預計的時間晚了一點到達,但他甚至已經開好冷氣等待我們的拜訪,親切的招呼我們進來。陳伯伯沒有結婚也沒有兒女,雖然有手足但也都沒有聯絡了,一直以來都是獨自一人的他,與人的互動並不是很多,反而是里長比較常關心他的狀況,主動找他跟其他長輩聊天。

個性十分內向的陳伯伯雖然話語不多,但我們仍可以感受到他很開心我們到來
雙福基金會定期舉辦「獨老同學會」的目的,就是希望可以聚集這些獨居長輩們,像邱伯伯在同學會中就很樂於分享,但陳伯伯就不太習慣參加這些活動。
研讀法條,幫需要的人發聲
走進陰暗的老舊公寓,我們接著要拜訪的是喜歡研讀律法的林伯伯,跟隨著林伯伯的腳步,我們首先被樓梯間無數的監視器嚇到,林伯伯表示,因為這邊偶而有發生竊盜的案件,房東於是在各處安裝監視器,警示意味倒是比較多了。進入林伯伯的套房,昏暗的燈光讓我們看不清室內狀況,林伯伯表示,這裡的光線就是這樣,所以當他想要看書的時候,他就會去圖書館或公園看。聽聞林伯伯會幫別人寫訴狀,我們好奇他為什麼會對研讀律法感興趣?林伯伯馬上拿起桌上的《刑事訴訟法》,開心的表示:「我現在還有在幫人寫啊!大部分都是人家來拜託我,最近在寫的是互毆的狀子。」林伯伯開始跟我們解釋許多法條的細節,他說自己20多年前就開始寫了,希望能夠幫助到別人。
喜歡研讀法條的林伯伯,覺得可以幫助別人就是最大的福報
一場意外讓原本可以謀生的獨老變成需要協助的個案
109年的一場車禍,讓原本開計程車的許伯伯左腳粉碎性骨折,至此離不開拐杖和輪椅的生活。因為骨折的關係,讓他下肢變得無力,雖然曾經申請過居服員,但後來又因故停止。我們到達許伯伯的大樓門口,剛好遇到他去參加其他社福活動,剛拿完補給品回家的他,腳步略顯蹣跚。林伯伯表示,最近常常手腳發麻,去醫院檢查發現應該是頸椎退化,壓迫到神經所造成的,而且之前因為沒注意到攝護腺的問題,所以現在影響膀胱,必須要接尿袋,行動就更不方便了。
一場意外並沒有讓許伯伯灰心喪志,仍然努力生活著
後記:
這次的端午配送原本要去7位長輩家裡,但是其中2位因為聯繫不上,以及要趕去醫院檢查所以作罷。但我們還是很開心能訪視到這5位長輩,他們雖然大部分都是經濟上有困難,甚至身體也有一些不方便及慢性病,但他們都很感謝這些幫助他們的人,甚至想要去幫助別人,或是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。<直接跟農夫買>團隊聽到他們的故事,欣慰的是他們都還有努力生活的動力,沒有意志消沉,這也是我們舉辦端午募集的目的,除了讓長輩感受過節的氣氛,也希望藉此建立對生活的期待感,更可以將這些粽子分享給親朋好友,創造更多的互動,增加社區的黏著度,讓長輩的照顧安全網更為強韌。*本次端午粽募集共募得 907 組,除了本次拜訪的5戶人家之外,其餘的也都於端午前發送到各個長輩們的手中,感謝所有捐贈的民眾及單位,因為有你們的愛心,讓他們的端午更加溫暖!
*如果您對弱勢糧食募集計畫有興趣,歡迎延續您的愛心,加入我們的 【永不飢】計畫,以每月小額捐款的方式,讓這些長輩可以餐餐溫飽,讓這個社會充滿更多溫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