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農陳明賢在梨山經營擁有四十多年歷史的家族果園,先天坐擁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,日照充足、日夜溫差大;後天輔以牛奶、雞蛋、豆漿、益生菌製成的天然液肥,為果樹提供充足養分,產出的雪梨清甜多汁、口感紮實,是匯集大地精華的御品珍果!
新鮮採收的雪梨清甜中帶微酸,質地紮實,可去除塑膠袋後冷藏保存。冰存後,酸味減弱,整體風味會更加柔和。若低溫保存下雪梨出現「黑變」冒出小黑斑,屬正常現象,不影響品質,削皮後即可安心食用喔!
四十年果農世家,轉型停用除草劑、嚴守安全用藥,恢復山林生機
明賢的果園如同水果寶庫,每年端午節後以西瓜李揭開水果季序幕,接著是中津白桃、上海水蜜桃,入秋則有甘露梨、新興梨、甜柿、雪梨等相繼登場,譜出跨越夏、秋、冬三季的果物協奏曲。作為農二代,明賢剛接手果園時,承襲父母的慣行農法,但逐漸意識到過度使用化肥、農藥讓果園生態變得單調。他開始研究友善農業資材,改用有機肥料、自製天然液肥,並選用政府登記的安全藥物,減少化學藥物的交互作用,嚴守停藥期,全面停用除草劑。
經過十多年的轉型,果園恢復了生機。添加益生菌的天然液肥讓土壤更健康,地上草相豐富,園內四處可見青蛙、蟾蜍、蛇類活動,夏天更成為蟬與鍬型蟲的樂園,甚至偶遇螢火蟲。這片自然生態再次展現了大地的生機。明賢說,最大的改變是「土的氣色變好了!」
精準分級、逐顆檢查,處女座果農的細心堅持
為確保品質,明賢對水果的分級和檢查極為講究。採收後由工人協助分級、包裝,再由自嘲是龜毛處女座的明賢親自逐顆檢查,每年經手數十萬顆水果的他早已練就「人體選果機」的技能,經過層層把關,送到顧客手中的都是精挑細選的佳品。然而,極端氣候與疫情帶來的挑戰使得兼顧安全、友善和品質愈加困難,加上資材及人工成本增加,務農的壓力日益加重。明賢盼望消費者能更多理解與支持,在友善耕作的道路上與農民同行,共同守護這片土地與作物的未來。